最新消息

醜蔬果也有春天|讓不完美的食物重新上桌

2025/10/19

一、什麼是「醜水果」?

你有沒有在市場看過這樣的水果——形狀有點歪、皮上有點斑,甚至大小不太一樣。
它們不是壞掉,也沒少了營養,只是「長得不夠漂亮」。這些「格外品」若能被重新利用,不僅能減少浪費,也能讓農民的辛勞被珍惜。

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統計,全球每年被浪費的食物多達 13億公噸,那是全球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——也就是說,每做出三份餐,就有一份從未被吃下。

如果把這些被丟棄的食物堆起來,它的體積足以填滿超過四萬座台北101
若平均分給全球每一個人,每人每天都能多出一份完整的餐點。

這些被浪費的食物,原本都來自土地的辛勤與陽光的照耀,卻在運送、挑選、銷售的過程中被遺忘。當食物被浪費的同時,土地、水資源與能源,也跟著一同消失。

在台灣,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。環保署統計,每年約有2.5萬公噸的蔬果被報廢,其中不少都是「格外品」——它們的味道依然甜美,卻沒能上架販售。
如果能被重新利用,不僅減少浪費,也能讓農民不再心疼。

二、從「醜蔬果」看見食物浪費的真相

醜蔬果的故事,其實反映了人類對「完美」的執著。

我們常挑最圓的蘋果、最筆直的香蕉、最亮的番茄。
只要外觀有一點不對勁,就覺得不值一吃。
但那樣的「完美主義」,卻讓許多努力生長的果實被忽略、被浪費。
近年來,「格外品運動(Imperfect Produce Movement)」在世界各地興起。
越來越多品牌與消費者開始重新思考:

食物的價值,應該由外表決定嗎?
還是該由我們對土地的理解、對食材的珍惜所定義?

三、《食在有梗》展覽:在植境,看見「不完美」的美

《食在有梗》展覽最後一站——「醜蔬果再利用品牌專區」,
用創意與生活美學,告訴我們:每一顆果實,都有被重生的可能。

🌿沐澧mooni
把「格外水果」變成天然清潔的守護者。
以果皮與植物油為基底,製作出天然肥皂與清潔用品,
讓被挑剩的水果,成為守護生活的香氣與潔淨。

🍋 川湧果園 Chuan-Yung Orchard
從果樹開始、回到土地。
川湧以過熟水果製成果醋與天然清潔液,
讓「不能賣」的水果,依然能在生活裡閃光。
每一瓶果醋,都是時間與果香釀出的永續風味。

🍊 果嶼 Fruit Island
以手作方式保留果實最自然的甜味,
將格外水果製成天然果乾,讓風味更濃縮也更長久。
一口咬下,像是嚐到被陽光擁抱過的味道。

🖍️ 日本 MIZUIRO.INC 株式會社
他們將「食物色」變成創意靈感,以可食用的天然蔬果色素製作蠟筆,讓原本會被丟棄的蔬果,在孩子的畫筆裡重生。這不只是藝術,更是一場柔的環保行動。

圖片來源:植境|食在有梗

這些品牌的出現,也正回應了《食在有梗》展覽所倡議的精神——從理解食材開始,讓每個選擇更有意義。

四、在植境,重新定義「食物的美」

在這個講求「顏值」的時代,也許我們更需要一點對「不完美」的理解與溫柔。
植境希望透過《食在有梗》展覽,邀請每一位觀展者停下腳步,重新感受「食物的外表」與「真正的價值」之間的距離。
從土地到餐桌,從被挑剩的,到被重新看見的——
每一次選擇,都能讓食物延續它的生命,只要我們願意給它一個機會。

🍃歡迎你走進植境,親身感受《食在有梗》的故事
在這裡,你會發現:食物的美,不只存在於外表,而是在於我們,如何珍惜它的存在。

📍植境 × 食在有梗|醜蔬果再利用品牌專區
一起讓「不完美的果實」重新上桌,也讓生活,多一點溫度與永續的香氣。

#食在有梗 #植境 #醜蔬果 #格外品 #永續生活 #果嶼 #沐澧 #川湧果園 #MIZUIRO #減少食物浪費 #不完美的完美 #永續美學 #食農教育